发布|我的
湖北鱼类苗种培育过程
2025-04-25 21:18  浏览:10
信息参数
价格:未填
发货:3天内
发送询价
信息详情
   湖北鱼类苗种培育过程可分为前期准备、苗种放养、日常管理及病害防治等环节,以下以青鱼为例展开介绍:
 
  一、前期准备
 
  池塘条件:
 
  鱼苗培育:培育池以2~5亩为宜,呈长方形,池底平坦,淤泥10cm左右,水深1.5m以上。池埂结实不漏水,靠近水源,进排水方便,水源清新无污染,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,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1台。
 
  鱼种培育:池塘水深1.5~2m,其他条件与鱼苗池相同,另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1台和自动投饵机1台。
 
  成鱼养殖:养殖池面积10~20亩为宜,水深2m左右,其他条件与鱼种培育池基本一致。
 
  清塘消毒:
 
  鱼苗培育:放养前15天,注水20cm左右,每亩用生石灰150kg,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。7天后,注水至40~50cm,全池泼洒发酵粪肥,以培养鱼苗适口的天然饵料,5天后加水深至1m。
 
  鱼种培育:冬季干塘后,及时清除塘内杂草和多余的淤泥(保留10cm淤泥即可),清理完毕后适时修复、加固塘埂,以增加保水性。经冬季冻晒15天后,每亩用100~150kg生石灰化水全池均匀泼洒,并搅动淤泥,使石灰浆与淤泥结合,彻底清除池塘内有害生物及病菌。
 
  成鱼养殖:同鱼种培育。
 
  水质调控:
 
  鱼苗培育:放养前7天,注水至40~50cm,全池泼洒发酵粪肥,以培养鱼苗适口的天然饵料,5天后加水深至1m。
 
  鱼种培育:放养前15天施基肥,将鸡粪、生石灰等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施入池底,每亩施放量200~300kg,然后加水至1m左右,5天后加入EM菌、单胞藻激活素,进一步肥水,调控水质,1周后投放青鱼鱼种。
 
  成鱼养殖:同鱼种培育。
 
  二、苗种放养
 
  鱼苗放养:鱼苗阶段,通常水花出膜3~5天后进行放养,放养密度为每亩6万~10万尾;选择晴天,在上风处把装有鱼苗的塑料袋浸泡在水中约15分钟以消除温差,然后打开袋口使鱼苗缓缓游出。
 
  鱼种放养:一般夏花放养应在夏至之前完成,每亩放养青鱼夏花5000~7000尾,并搭配鲢鳙鱼苗1000~1500尾。
 
  成鱼放养:成鱼养殖选择规格整齐且健壮的2龄青鱼种,每亩放养量250~300尾,规格为1.5~2kg/尾,搭配花白鲢150尾/亩,鲫鱼200尾/亩。在1~3月水温10℃左右放养,此时青鱼鳞片较紧,拉网运输不易受损。
 
  三、日常管理
 
  投喂管理:
 
  鱼苗培育:鱼苗入塘后,开始投饵,前10天主要投喂豆浆,1~5天全池均匀泼洒豆浆,每天投喂2次,每亩用15~17L黄豆浆(约1kg干黄豆浸泡后磨成的浆),后5天,每天投喂2次,每亩用30~40L黄豆浆。10天后塘中浮游动物减少,增加投喂豆粉、小麦粉的混合物,每亩投喂量2~3kg,分2次泼洒。分期注水,鱼苗培育阶段注水3~4次,每次注水10~20cm,最后出塘水位应保持在1.5m左右,应缓慢注水,避免水流过大搅动淤泥。同时注意追肥,视水体肥瘦情况,每隔3~5天,投放有机肥料,培养天然饵料。鱼苗培育后期每日黎明前开增氧机2~3小时。
 
  鱼种培育:培育青鱼种以配合饲料为主,可补充投喂扎碎的螺、蚬等优质动物性饵料,投喂量根据鱼苗大小(每15天测一次平均体重)、天气以及摄食情况等灵活调整,投喂量一般控制在鱼苗平均体重的1%~5%。
 
  成鱼养殖:青鱼成鱼养殖以专用配合饲料为主,动物性饵料如螺蛳、河蚬、幼蚌等为辅,适当投喂动物性饵料有助于青鱼生长。
 
  水质调控:
 
  鱼种培育:每5~10天加注新水,每次加10~20cm深,加水宜在凌晨进行,排水在中午进行,夏季高温应勤换水,保持池塘良好水质。遇闷热及阴雨天气,在黎明前开增氧机3~5小时。
 
  成鱼养殖:青鱼喜清新水质,水体透明度应保持在30~35cm左右,溶解氧不低于4mg/L,水质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,一般半个月加注一次新水,每次20~30cm,保持水深1.5~2m,夏季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注水次数。每月用生石灰(10~15kg每亩)全池泼洒消毒,减少有机悬浮物,同时维持pH值。
 
  巡塘管理:
 
  鱼种培育:每日早晚巡塘,清晨观察鱼的动态,发现浮头或鱼病要及时处理,根据水质及天气决定投喂量和施肥量,下午检查摄食情况,决定第二天的投喂量,并做好生产记录。
 
  成鱼养殖:坚持早晚巡塘,观察水质变化、摄食情况、活动情况,及时捞出病鱼、死鱼,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,为以后养殖积累经验。高温季节,晴天中午开增氧机,阴雨天半夜开机,浮头严重时开机增氧到天亮。
 
  四、病害防治
 
  鱼种培育:鱼种培育阶段以预防为主,高温季节是鱼病多发时期,每15天可用生石灰化浆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消毒。
 
  成鱼养殖:提前预防很重要,定期给池塘消毒,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。一旦发现鱼苗有异常,要及时诊断治疗,千万不能拖延。
 
  五、出塘管理
 
  鱼苗培育:鱼苗下塘20~25天后达到夏花规格,此时则要需要分池,为适应高温季节出塘分养,需要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,以增强鱼苗体质,一般拉网2~3次。
 
  鱼种培育:10月下旬气温逐渐降低,摄食量大大减少,水温降至10℃左右,应将鱼种拉网出塘,按种类和规格筛选分类,放养或并塘越冬或转入2龄池培育。并塘越冬密度每亩控制在800~1200kg,水深2m,天气晴好时,可施有机肥,用于培养浮游植物,少量投饵,一周2次,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0.5%左右。
联系方式
公司:湖北梁子湖鱼苗养殖基地
状态:离线 发送信件
姓名:吴先生(先生)
电话:13545124281
地区:湖北省-武汉市
地址:湖北省武汉

拨打手机
推荐单位
发表评论
0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