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EPS线条施工过程中,基面处理是确保线条粘贴牢固、防止开裂和脱落的关键环节。以下从处理标准、操作要点、检查方法三方面详细说明如何控制好基面处理:
一、基面处理标准
平整度要求
误差范围:基面垂直度、平整度偏差≤5mm(用2米靠尺检查)。
处理方式:
偏差≤10mm:用水泥砂浆找平。
偏差>10mm:需挂网抹灰或使用专用找平材料。
案例类比:相当于贴瓷砖前需确保墙面平整,否则瓷砖易空鼓。
强度要求
承载力:基面需能承受EPS线条自重及外力(如风压),避免脱落。
检测方法:
敲击法:用空鼓锤轻敲,无空鼓声。
拉拔测试:每500㎡随机抽检1处,粘结强度≥0.1MPa。
干燥度与清洁度
含水率:基面含水率≤10%(可用湿度计检测)。
清洁度:无浮灰、油污、脱模剂等,可用清水冲洗并晾干。
二、基面处理操作要点
1.清理与修补
步骤:
清除浮灰、油污、旧涂层。
填补裂缝、孔洞(用水泥砂浆或专用修补料)。
打磨凸起部分,确保表面平滑。
工具:钢丝刷、角磨机、空鼓锤。
2.挂网处理(必要时)
适用场景:
基面强度不足(如老旧墙体)。
需增强抗裂性(如不同材质交接处)。
操作:
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,搭接宽度≥100mm。
用专用粘结剂或抗裂砂浆固定。
3.界面处理
作用:增强基面与粘结剂的粘结力。
方法:
涂刷界面剂(如108胶水溶液)。
喷涂或滚涂,确保均匀覆盖。
注意:界面剂需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。
三、基面处理检查方法
视觉检查
检查基面是否平整、无裂缝、无浮灰。
重点检查阴阳角、门窗洞口等细节部位。